
6月5日上午,我校“学科交融拓新计划”项目专家评议会在国际学院一层报告厅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康绍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研究员王锋德,国务院参事、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秀荣,工学院教授韩鲁佳受邀担任评议专家。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武镒、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赵勇出席会议。会议由崔振岭主持。
会上,崔振岭首先介绍与会专家,并总体介绍我校“学科交融拓新计划”的实施背景。赵勇具体介绍“计划”情况及项目申报情况,共有9个新兴交叉类项目进入会审答辩环节。专家组推举康绍忠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主持项目答辩及专家评议环节。
项目负责人按现场抽签顺序依次作项目汇报,围绕如何“聚焦真问题、组建真团队、开展真研究”,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基础及工作条件,并充满激情地分享了团队对于未来研究的规划与展望,明确预期成效。专家组在各个项目答辩结束后,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质询,与答辩人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并对青年教师做交叉研究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
经专家组评议投票,2个项目脱颖而出,入选2024年“学科交融拓新计划”,分别是农业机器人方向的“基于具身智能技术与视觉大模型的新一代育种机器人研究”(项目负责人:陈建)、低碳循环农业方向的“精准分子设计-水稻抗病虫育种与绿色农药研发”(项目负责人:杨丽)。
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动落实学校“倍增计划”和“提升行动”,我校自2023年启动“学科交融拓新计划”,纳入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管理,由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联合组织实施。该计划统筹资源、前瞻布局,重点扶持一批基础、新兴、交叉学科项目,按照不超过60万元/年/项的标准,持续支持3年。
2023年,2个项目入选首批“学科交融拓新计划”。2024年5月17日,第二批“学科交融拓新计划”项目申报正式启动,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学、农业机器人、低碳循环农业方向。经过个人申报、学院资格审查与排序推荐、学校资格复核等程序,共有9个项目进入会审答辩环节,其中:合成生物学方向2个,农业机器人方向3个,低碳循环农业方向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