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新闻
News Information
校园新闻
中国农大获批“‘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12个项目20个活动
2024-05-30
供稿单位 /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近日,作为“‘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试点高校之一,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获批12个项目,涉及“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书香行”6大机制下的20个具体活动,预计有2960人参与。行动将激励和引领青年学生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工作汇报.jpg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26所首都高校深入参与的重要文化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育、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的“首都实践”。

12e6a6993a794af2a05e59a1f498463.png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在感受“京”彩文化中绽放青春光彩!

20个活动内容丰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名师名家进校园: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为依托,精心组织首都社科领域名师名家走进高校,为青年学子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交流,推动形成“名师引领促成长,踔厉奋发向未来”的生动局面,引导首都高校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阅”享青春读书会、分享会:采取放假不停学、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统筹学生理论社团、理论兴趣小组、学生会骨干等,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历程相关著作开展集体阅读和交流分享,并围绕重点篇目开展研讨。通过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研读经典,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

‘理’赞青春”学习成果征集展示:以各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理论文章和读书心得、调研报告、优秀学习成果征集、“信仰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理论修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深厚的理论根基。

先进人物面对面: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邀请榜样先进人物、百姓宣讲员、行业先进代表走进校园开展宣讲报告会、座谈交流会,传承榜样精神,感悟信仰力量。

生动实践地打卡行:结合高校思政课程,以“生动实践地打卡行”、“青春走基层”、“创拍新时代微视频”等活动,组织广大青年走出校园,探访首都新时代发展标志地,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新时代首都发展。

大学生理“响”轻骑兵走基层:充分发挥学生理论社团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新时代新思想”首都大学生宣讲大赛、组建“理论+百姓+文艺”大学生理“响”轻骑兵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带动广大学子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有力传播力量。

课题研究:设置红色研学课题,高校学生结合专业组成课题组申报研究,早期馆和高校老师共同指导,组织开展研讨会、实地研学考察等活动,撰写研究报告、文章等成果。项目研究周期为一年。

青春拍客秀视频作品征集:活动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群体,征集一批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新颖的优秀短视频作品,并组织评选,召开颁奖暨成果发布会。视频作品将记录高校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或是对红色文化的思考与体悟,融合立体多元的创意,生动呈现新时代首都高校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使命的梦想心声,传递青春正能量。

青春拍客秀主题拍摄活动:以首都大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礼赞祖国”主题专业拍摄活动,引领高校学子重温历史,用好红色资源。同时,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用镜头展示青春蓬勃的创造力,对祖国的礼赞之情,拟邀请专业老师带队指导,经指导拍摄具有专业水平的微视频。

百馆千展万人观首都高校师生走进博物馆:充分用好历史、行业、老字号、民俗等各类博物馆的藏品、展览资源,加强宣传推介,引导广大高校师生走进博物馆。

三山五园志愿者招募:与高校合作开展学生志愿者招募,分为两个子活动。一是在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圆明园、清华园车站等地开展服务和展览讲解,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二是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资料整理,实地调查等工作,通过走进文物保护“第一线”,深度了解文物知识和文物系统化保护理念,让大学生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的新力量。

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圆明印象·皇家游礼”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通过设计大赛与设计大展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凸显圆明园丰富文化内涵的创意平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展现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果,让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戏聚高校佳作有约”精品演出进高校活动:依托“大戏看北京”“中国戏曲文化周”等展演季活动,组织市属文艺院团和民营演出机构走进高校开展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活动。推动将高校优秀原创舞台艺术作品纳入“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展演剧目。围绕演出剧目策划开展演前谈、演后谈、主创见面会、艺术导赏等,丰富高校学生观演体验。

金刺猬大学生国际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演项目: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结合“‘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项目,开设“北京市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单元,将各高校推荐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原创话剧、音乐剧、歌舞、戏曲等校园原创文化精品进行集中展演。同时,开展大学生戏剧论坛,举办“大团小团手拉手”成果汇报演出。

新时代大美青春校园歌曲大会:以“大美青春强国有我”为主题,计划于2024年5-9月举办2024年校歌会,面向高校征集新时代十大年度原创校园歌曲;启动高校青春战队展演活动,发动高校学生自行组建战队参与。

青春与志愿同行:依照首都重大活动实际需要,集中组织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北京文化论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的讲解翻译、秩序维护、咨询引导等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名人故事汇:以核心城区为主,选取宋庆龄故居、邵飘萍故居等场馆,梳理明确志愿服务需求,编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各参与高校组建“名人故事汇”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应不少于20名。每所高校对接1家名人故居,每月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每家场馆每次安排4名志愿者参与义务讲解、特色活动策划等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上岗时间以周末和寒暑假为主。

书香未来:本着就近就便原则,在高校附近选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或社区图书室,梳理明确志愿服务需求,编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各参与高校组建“书香未来”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应不少于40名。每所高校对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或社区图书室,每月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或社区图书室每次安排5名志愿者,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受众,开展传统经典诵读、世界名著领读、少儿绘本讲解、阅读分享交流、书籍归类整理等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上岗时间为中小学生平时课后、周末或寒暑假。

非FUN创意: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实际,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文明实践文创产品、公共文明行动宣传标识、公益类短视频制作、基层社区“文化墙”彩绘等的设计需求,编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各参与高校组建“非FUN创意”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应不少于20名。每所高校对接1个项目,根据全年目标任务灵活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时间,于11月初提交设计成果。首都精神文明促进中心负责时跟踪进展。

大学生阅读之夜展示活动:通过诵读、展演、演讲、好书分享、对话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开展书香京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并举办阅读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