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学院文化,讲好农院故事,农学院党委联合离退休党委自2021年启动了“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资料采集工程,通过采访和资料收集的方式,记录“五老”的求学故事、科研故事、育人故事,在学院、学校的亲历、亲闻、亲见。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老党员风采,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特推出系列报道,展示“五老”风范,激励学院师生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事业发展。
程序(1944- )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程序,中共党员,江苏无锡人。1960年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毕业后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工作。1971年后,相继在北京市农科院科研处、农业现代化研究室和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工作。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任教,一年后升为教授并任副校长。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底调任农业部科技司任司长,1997年5月改任教育司司长,同时兼任农业部科技委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998年辞职回中国农业大学任教和科研。曾获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奖项。
程序教授(2021年拍摄)
上世纪50年代末,老家是江南水乡、长在繁华上海的少年——程序跟随支援西部的家人来到贵州。
高中时勤工俭学的他,参与当地的农事劳作,还为肥田挑着粪往返于贵阳的学校和校办农场间。农村的穷困落后和农民的疾苦艰辛给少年程序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一颗为农民谋出路、为农村寻发展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田。后来这颗年少的种子在中国农业发展的许多方面开出了花,程序先生做出的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作物耕作与栽培、农业生态和生物质工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尚有同胞苦温饱,愿为乡民入农门
程序的父母亲是人民银行的职员,生活在物质条件较为丰富的上海,年少的程序没尝过饥寒交迫的滋味,更不知当时众多人民的生活疾苦。直到1949年的一天晚上,几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年幼的程序第一次目睹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苦涩。
1949年的一天,年仅5岁的程序和父母在家里享用着可口的晚饭。这时门外传来阵阵敲门声,程序开门一看,发现是几个从苏北逃来上海的流民,饥肠辘辘的他们希望能讨点饭吃。流民中不乏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孩,强烈的对比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程序回头看看自己温馨的家和热乎的饭菜,心中十分难过和不忍。他心想:为什么自己和家人能有房住、有饭吃,而自己的老乡却没有家住也没有饭吃?不忍与心痛像一根刺扎入了他的心中,这根刺也在往后的日子里影响了他许多人生抉择。
程序初中就读于由英国教会创办的上海麦伦中学(1953年改名继光中学)。美丽的校园里有着当时普通学校所没有的植物园和动物养殖场,他积极参加科学兴趣小组,到植物园和动物园进行观察学习,那时的他就逐渐对生物学科产生了兴趣。
高中时,程序的父母去往贵州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他也跟随父母从繁华的上海来到了西南部落后的山区。
在贵州,程序一边读着高中,一边参与勤工俭学和下乡劳作。在一天天的生活中,他真真切切地看到穷困的农村景象和贫苦的农民生活。他每两个礼拜要去郊区的校办农场劳动一天。因为贵州山区的地很瘦,没有粪肥地里的作物无法生长,所以他每次都要挑一担粪走上十几里的路。每次水稻的丰收让当地农民一面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一面又饱受着落后农耕带来的辛劳。农民收割水稻和脱粒时,要在田里把沉重的打谷木斗来回搬运,累的时候就直接睡在稻草上。西南地区的农民生活的艰苦和温饱难求的现状也刺痛着少年的他。
体会到农民生活疾苦和国家农业长期积弱后,一颗想要改变农村、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种子埋进了少年程序的心田。1960年,勤奋学习的他如愿考入了原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自此走上了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奔波和奉献的人生之路。
不仅要做课堂上的学霸,更要做地里的专家
考上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的程序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努力学习。他的成绩不仅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大多数科目也都得到了5分满分,甚至难度较大的高等数学和遗传学也考了100分。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投身于农村农业生产实践,每年都至少有一至几个月的时间呆在农村或农场里。大学期间,先后到过大兴县魏善庄公社西芦垡大队、河北省芦台农场、双桥农场大鲁店大队、校东北旺实验站和通县张家湾公社西定福庄大队。通过在大学的学习、劳动和实习,他基本掌握了作物的栽培和耕作技术,为之后的农业现代化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时的程序随学校派出的工作组到通县上店人民公社(今属张家湾镇)搞“四清”,要将低洼易涝地改造为水稻田,把当地生产提上去。刚因优异的成绩被系里推荐报考研究生的“学霸”程序心里却打起了鼓,自己只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在生产实践上还算不上行家里手。但在西定福庄大队农民的眼里,他可是货真价实的“水稻专家”,这份来自质朴乡亲的信任让他十分紧张。
早春水稻种子需要用温水浸种催芽,程序好几天半夜里不睡觉,打着手电去检查水稻种子,既怕水温过高导致烧苗,又怕水温过低导致不发芽。水稻种子终于顺利地播下去了,他天天都在田里泡着,教农民拔秧、插秧、挠秧和施肥。他一直在西定福庄大队待到要毕业了,他离开的那天稻苗也快抽穗了。当地乡亲不舍得他离开,集资给他送了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乡亲们的心里话——“远离数百里,丹心送稻艺”。这个笔记本被他先生珍藏至今,乡亲们的感激与嘱托也一直激励着他持续在农业领域发光发热。
西定福庄老百姓送给程序的本子扉页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别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别灰心,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得到。”
上世纪的北方地区,粮食作物生长季内热量条件“一茬有余,两茬不足”。那时的京郊,间作套种“三种三收”方式曾作为破解问题的“妙策”在七、八十年代被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但生产实际中这种种植方式并不理想,农民虽然很辛苦,但粮食的产量并不高。
1977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的程序看到这一现状,便不断思考:如何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既让农民不要那么辛苦,又让粮食增收呢?周恩来总理“四个现代化”的号召给了他启发。他和同事陈国平一起,提出了在京郊平原地区实现以“机械化小麦-玉米两茬平作”为中心的粮食作物生产现代化的研究设想并上报北京市政府;1979年1月21日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两茬平作是京郊平原地区耕作制度的方向》的长篇论文。
程序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长篇论文
究竟该采取“三种三收”还是“小麦-玉米两茬平作”种植方式,专家学者们争论不已,却拿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样板来。程序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决定用事实说话。他从作物所、畜牧所组织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在拥有4000多亩粮田的房山县窦店公社窦店大队(今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蹲点”进行试点研究工作。
程序(左一)和窦店村书记仉振亮(右一)在小麦和夏玉米优种示范田观察长势
30多岁的程序和同事们在这一蹲点就蹲了10年。十年间,程序一年要在试验地呆两百多天,家里面的大小事务全靠他爱人处理,两个孩子也由他爱人独自抚养。采访过程中,程序先生被问到在窦店蹲点近十年间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没有抱怨乡村的生活条件有多艰苦,工作有多难以开展,而是愧疚地说:“我的爱人为我牺牲了太多。”幸运的是,程序的坚持和爱人的付出最终换来了好的结果。
田纪云副总理(左二)和北京市领导到窦店视察程序(左一)团队的研究成果
程序团队为实现高产、高效的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有针对性地筛选小麦和玉米优种并加速繁种;引入国外高效收割机械,改装或研制精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玉米摘穗机、青贮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等一批配套机具。成效显著。基点所在村的近5000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从1977年的767斤,一跃提高到1978年的1232斤,1988年后更达“吨粮”(2000斤/亩)。1989年,京郊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推广面积达180万亩,继后更在华北平原地区逐步取代“三种三收”等多种间作套种形式。到90年代中叶,包括相关的农机具在内,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小麦-玉米两茬平作种植制度,在华北平原以及黄河流域全面推广。
当天收小麦、收集秸秆,当天免耕机播玉米,将生长期“农耗”减为零
课题组与窦店农机队联合研制的夏玉米免种机
程序(居中)团队自行研制配套农机具
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团队发现夏玉米的秸秆量大幅增加,切碎和入土后不利于免耕种植的后茬作物在苗期保全苗时获得充足养分。遂转变思路,将秸秆还田变为过腹还田;进而又在开拓高档牛肉市场前提下,改良牛种,在青贮秸秆中加高能饲料进行强度育肥,培育出优质肉牛。
程序(左二)与美国Kansas州立大学肉牛专家(右二)探讨
程序(右一)同蒋洪茂(左一)与仉书记(左二)讨论优质肉牛饲养
八十年代中后期,程序团队率先引入国际“可持续农业”观念和参与提出“中国生态农业”概念,建立以沼气发酵为关键环节的生态农业链,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大规模(4×100m3)沼气工程,优化利用沼渣、沼液,研发有机蔬菜、固氮绿萍的种植和杂食性动物蛋白大瓶螺等的养殖,减少高投入集约农业伴生的有机、无机面源污染,提高蛋白饲料和能源的自给率。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World Development和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及多份国内科技刊物,产生重大影响。
在窦店建起的国内第一座大规模沼气工程
钱友山试验用废弃物养饲养蛋白螺
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农机具改装和研制、优质肉牛培育和生态农业这三项成果,分别获北京市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84年11月,“京郊平原区农业现代化试验基地的建立及其规律的研究”课题通过了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蔡旭和中科院副秘书长石山为组长的专家评审。评审结论认为,课题“走出了一条研究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建议作为重大成果上报,破格给予重奖”。1985年3月,该项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程序获得的国家星火科技奖证书
1988年12月,“京郊平原区农业现代化试验基地的建立及其规律的研究”课题组获首届国家星火科技奖(等同国家科技进步奖)唯一的一等奖。1989年程序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敢为人先谋创新,花甲之年写新篇
“你若咬定人生只有一次,那便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我国的生态被破坏得很厉害,修复生态是国家的一个重点项目。以沙化治理为例,通常是政府花钱买灌木苗无偿发给农牧民,希望通过种植树苗来固沙,防止进一步的沙化。虽然是无偿地将苗子发给牧民,但由于种灌木不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农民没有积极性,影响到灌木定期平茬。而如果不平茬,灌木就会停止生长或死亡。种种原因导致灌木的生存率很低,固沙的效果一直很不理想。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要让农民种的防风固沙的灌木也能像粮食一样卖钱,让农民有收益。程序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生物质工程领域。
所谓治沙生物质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把为了防治固沙而种的灌木和草变成有经济价值的东西,比如生物能源。因为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有六亿亩左右的边际土地资源,是不适合种粮棉油的。通过调研发现,生物质工程依托着灌木和能源草类恰好能使这部分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这样一来,农民种植防风固沙的植物的同时也能获得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灌木的积极性,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间接助力了乡村振兴,这将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改善生态之路。
2004年,程序先生和石元春院士在起草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向中央提出了研发生物质工程的建议,并在校内建起首个国内大学的生物质工程中心。他们还共同提出,在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作物并加以生物炼制成能源和材料等,并把它特称“第二农业”。
观察生物能源用甜高粱的生长
沼气是我国农民沿用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技术,既处理了废弃污染物,将其转化成有机肥,又可以得到供做饭点灯的能源。但在新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户沼气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程序领导的团队经过多年调查结合国外考察,在2008年前后提出农户沼气必须转型,要走规模化“生物天然气”之路。2010年率先在广西建成了日产1万立方米可供汽车用的生物天然气示范厂。并在其后,这一主张获得了国家决策层的认可,对全国生物天然气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生物质工程在我国已遍地开花,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众多高校均设置了相关专业,而它也正如预期一样,具有远大的前景,在改善我国生态、利用废弃资源、振兴农村和碳减排等方面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广西开发从糖蜜制酒精废液质提取沼气技术
在《中国能源报》发表的关于生物天然气的文章
如今,年逾古稀的程序先生仍活跃在在办公室、田间和生物能源企业,为中国生物质工程的发展发光发热。
从1965年大学毕业至今,在近60年的农业研究生涯里,程序先生从始至终都践行着“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准则,为祖国的农业发展默默耕耘。他告诉我们:“我年少时心中埋下的那颗为农民谋出路、为农村寻发展的种子已经开出我所期待的花,如今我希望这朵花结出的种子也能埋入新一代农大学子的心中。”